close

臉部拉皮手術的楣角


 


一般人甚至不少整形醫師對臉部老化及拉皮手術普遍有一些誤解,以為老化只是皮膚鬆弛,形成紋路和皺折,而拉皮手術只是切除多餘的皮膚即可。其實臉部老化有皺紋的形成、組織的萎縮、筋膜韌帶的鬆弛及橫紋肌的增生。以往拉皮手術重點在切除下垂的皮膚及組織,提拉的方向也以水平為主。手術也以縫緊皮膚皮膚作為提拉工具,結果出現許多不良的拉皮手術,在拉皮的人臉上留下許多宛如昭告世人「我作過拉皮手術」印記(stigmata),常見者如下:


1,鬢毛過於靠近耳朵或鬢角消失。


2,耳垂變形或被拉長。


3,嘴角被拉寬。


4,臉頰下巴處皮膚被拉往外側。


5,髮線後移,額頭太高,眉毛上楊,形成「永恆驚訝」的表情。


6,耳門太開,耳珠變形。


7,臉皮緊繃但顴骨處脂肪墊(malar fat pad)明顯或眼眶凹陷或前額未經手術。


 


這些現象主要是以強拉皮膚作為提拉及緊縮的方法,或則是應予鬆脫剝離的筋膜韌帶沒有徹底執行分離,只是硬縫筋膜韌帶,或縫合方向過於水平而造成。


皮下拉皮術(subcutaneous facelift) 仍然有些醫師在特定的人臉上施行這種手術。好處是手術時間短、術後復原快,但最大問題是不夠耐久。因人的皮膚有很好的延展性,只靠拉緊皮膚是無法持久地撐住下面鬆弛的組織的,於是取巧醫師就拼命地「拉」皮。這缺點可以以用SMAS拉皮手術克服,SMAS是指在臉部上一層表淺肌肉筋膜性的組織,覆蓋於全臉。手術時將這片構造翻起,並拉緊,能撐久一點。但是因為該肌膜系統之下就是顏面神經,要避免傷到神經許多醫師就不敢徹底執行分離SMAS,形成局部提拉效果不足。


地心引力將組織往下拉,所以提拉的方向也應往上才對,但為了減少疤痕及組織剝離或方便提拉固定,往兩側拉就便成常用的選擇,並非是「回復原位」的最佳選擇。目前以發展出不少垂直或較為垂直的固定方式。


理想拉皮手術應該是回到較年輕的外貌,而不是變成一個陌生人。如想順便改善一些年輕時就不滿意的外觀,也需注意全臉的平衡和諧。應使用較深層構造作較「自然」的拉皮,而非切除大量皮膚變成「緊繃」的拉皮。應該將下垂位移的組織(如脂肪)復位固定,而非一味切除。也應該填補萎縮不足的組織,以免形成消瘦萎縮的老態。細紋皮膚應使用換膚(resurfacing)解決,而非一味強拉。


目前拉皮手術強調動態、和諧、自然、功能性,如果能減少疤痕復原時間更好,但不宜一味縮短down time而犧牲應有的本質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進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